html模版



立即點擊


標題

有關網路文學的起源


問題


有關網路文學的起源有誰知道的啊?它的起源是從什麼時後開始的?有那些類型?請詳述謝謝


最佳解答


網路文學學術上慣稱為「超文本文學」(hypertext literature)或「非平面印刷的文學」,大體上指利用全球網際網路進行文學傳播,或將文字與動態網頁、動畫、超連結設計(hyperlink)或互動書寫(interactive writing)等形式整合,所創作出的文學作品。 網路寫手 在網路文學發站的初期,一群專注於在「電子佈告欄」(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s, BBS)上發表文學創作,以及發表文學評論意見者,可稱之為網路寫手。這種源於草根的自發性文學社群集結精神,到了92到93年間各大學紛紛在網際網路設立BBS後,可說發揮得淋漓盡致,許多新生代作家網路寫手的方式崛起,先受到網路上的讀者歡迎,再透過平面出版的方式發行書籍。 文類革命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Bernstein(1998)教授,就主張網路「書寫」是一種新的語言,讓實驗者透過電腦科技揉合各種文學技法,創造並重行建構新的語彙與語言。換句話說,網路文學作品可以是整合文字、圖形、動畫、聲音的「文本」,在其上不僅「文類界線泯滅」,這一種跨界藝術的步伐非常的大,已經不僅止於純文字的表現,所以不妨稱呼這種數位化的創作為一種「文類革命」,或是一種「新文類」。 主題文學網站 專門針對特定文類或文學研究主題成立的網站。在臺灣的主題文學網站中,在現代文學研究上,以《臺灣文學研究工作室》(http://140.114.123.98/~taioan/index.html)最著稱;而現代詩的網站,則以《詩路:臺灣現代詩網路聯盟》(http://poem.com.tw)資料較翔實;至於古典文學類,則以元智大學羅鳳珠教授主持的《網路展書讀》網站,最具規模。 多感官語言 網路文學創作由於具備多媒體與互動的特質,因此讀者閱讀時必須開放多重感官,方能完全接受作者打算傳達的訊息,就創作者而言,在網路文學創作上其掌握的正是一種多感官語言。曹志漣(1998)就在《虛擬曼荼羅》一文中,把網路鮮活地形容成一張未來的「稿紙」,作者必須運用強大的想像力,以多感官的語言開啟想像的多重空間。 超文本 亦有人翻譯為多向文本。超文本的展現形式應當可算是網路不同於一般紙本敘述的精髓所在,此為Ted Nelson 在六十年代創造的觀念詞,意指一個沒有連續性的書寫系統,文本枝散而靠連線串起,讀者可以隨意讀取。在這種敘事的結構安排下,讀者並非跟從單線而循序漸進的思考方式閱讀,語意因而斷裂,曲徑通幽,柳暗花明,讀者可以從一個語境跳連到另一個語境。超文本在敘述上的革命性貢獻,對網路小說、劇本甚至詩的創作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 文學電子報 指利用電子郵件形式,定期在網路上寄送給讀者的文學刊物。本地早在1995年5月「南方社區文化資料庫」就運用Mailing List,開始接受讀者以電子郵件免費訂閱。其後陸續發行者,如《詩路》的〈每日一詩電子報〉、《向陽工坊》的〈向陽電子報〉以及以兒童文學為訴求的〈管家琪故事週刊〉都各具特色。


其他答案


這有類似的??http://qoozoo20140926.pixnet.net/參考下面的網址看看http://phi008780508.pixnet.net/blog


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,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


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50408000010KK05345

00C5BB47411BB462
arrow
arrow

    j31dy69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